2016年9月22日星期四

中国的"爱国主义"与国际贸易秩序的冲突

英文的国家叫"state"。例如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这里就是State代表国家,也就是"美州国家联合体"的意思,它代表的国家就是十三个州,这个"州"是翻译词,原词就是states,国家。美国人说回国,就说back to the States,翻译就是回国去。

中文将"国家"对应翻译为country,而且一一对应地将国家翻译为country,说country就是指国家,而中国不认为states是国家。state在中国人看来,类似于省的级别,所以中国不用state表示国家,而是翻译为"邦",例如,city state中文翻译为城邦,外交中,今天还有个表达叫邦交。它之于"天下"是不同的,"邦"是"天下"中的一部分,而"天下"便是由某个皇帝统一治理的全部地域,所谓的分合便是以"天下是否由唯一的皇帝家族统治"为标志的。"天下"相当于欧洲同时期的"帝国"。而我们今天被灌输的概念就是"天下必须一统",所以,中共以"反分裂"来迫害公民,其理由就是不允许打破天下一统的格局。

中共总是用"自古以来"为理由声称主权,而完全无视国际秩序,就是因为"天下一统"的根源在于继承,今天的民国是昨天清帝国的继承者,也是"天下"的继承者,而中共自认为是"天下"的继承者。实际上,过去的天下或社稷,经常会大面积丢掉土地,但是这种丢失土地从未被人民意识到,因为人民与皇帝的天下没有关系,那是皇帝家的,完全不影响自己的家。在历史上,皇帝号称是"代天巡守",也就是"天赋皇权",中国传统上没有自由的观念,所以没有"天赋人权"的观念,它至今仍然只是一个翻译词汇,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也不存在于人们的真实观念中。

西欧在中世纪时代,人文地理上的认知只有教廷、教区、教士,没有疆土和国家的概念,因为任何地方都属于教皇或罗马帝国,即使一个法国国王,其土地也是依据教区划分的,领导各教区的是教士阶层,不是国王。当时西欧人没有国家的概念,只有教区的概念,那时的法律都是不同教区不同法律,没有全国统一的"公法"。不同教区的信徒,只是在交税的时候感受到领地的领主是谁,例如国王或大公或伯爵等。但教士阶层不缴税,而且是"牧者"(即牧师),所谓最高阶级就是这样来的,教会的特权也是这样来的。

国家是一个以政权而不是教区为基础的概念,它出现在欧洲历史上的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各政权之间的统治范围的协定,划线就是协定的书面表现。从此才有了国家这个概念,国家中,最高领导人不再是教会阶层,而是国王或大公。

中国最早是清朝开始有的"国家"的概念,源于1840年,就是英清1840年停战协议,当割让香港出现后,算是正式承认有国界线这回事了,皇帝的天下或社稷于是演变为我们今天的"国家"。等于是这个概念由英国与清打仗后,清才有了"国家"这样的概念,当时英国要求海关归英国管理,清根本不知海关为何物,后来英国接管海关就开始收"关税"赚钱,清帝国才理解"国家主权"的意思。以前没有这个概念。

那么state, nation, country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他们三个是指主权国家概念下的三个不同的维度:state就是指具有主权的政治上的国家,即国家政权;nation指的是由所有的公民组成的国家,即国家人民;country指的是由土地所组成的国家,即国家领土。本文着重谈论作为领土的国家,即英文的country。

如果说country是国家的土地,那么海洋怎么算?如果我们看世界地图会发现,没有哪个国家圈一片汪洋大海声称这个是自己国家的领土,无论是美国、加拿大、南美或是欧洲国家。因为他们认为,国家不包括陆地之外的大海或大洋。所谓陆地,指的是露出水面的可长期居住人类的地块以及延伸至海洋的那一部分。然而没有哪个国家将陆地延伸之外的海洋归属自己的领土范围。这也是今天的国际贸易秩序的基础,因为国际贸易中的70%仍然来自于海洋运输。

为什么只有中华民国和中共国会这样?因为他们认为那些海洋曾经有过驻扎,也就是"自古以来"是自己的。它以自己所知的"天下"为自己的领地,而这个领地包括一切,海陆空及居住栖息于此的人和动物,这些都是附着于"天下"的财产,传统观念认为财产不能丢,丢了就是败家。所以中国人对此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但历史上长寿千年的古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是帝国的内海,为什么这么大的地中海无国家声称自古以来是自己的?今天的欧洲沿地中海国家,尤其是罗马帝国的核心意大利,可以说是这个帝国的后裔,为什么意大利或法国或其它国家不声称"领海"主权?因为贸易向来以土地为边界,而不是海洋,海洋是公共的,人类不能长期独立生活于此,海洋被认为是用来通商的公共区域。然而东方帝国向来重农轻商,没有发达的贸易,更不谈远洋贸易,对于海洋,仅仅当作自家财产而不是通商渠道,实际上,它反映出一种特有的千年封闭禁商的思想。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西对国家的不同理解。但是今天的世界秩序是按照西方的理解来确定的,所以中国声称的"自古以来"的领海领土实际上就是反对现有国际秩序的,而现状也明确显示中国无力推翻这个国际秩序。中共教育的"爱国主义"是基于这种"自古以来"的天下观而来的,因此,凡牵涉到领土领海问题全国的论调高度地一致,这就是"一致对外"的来历。这种思想使得每个个人无条件地在任何时候都支持政府的立场,无论是九段线或十一段线,而如果有人反对,那就是"卖国",对于现有的国际秩序,都采取否定的态度。所以无论是民主人士、异议人士、反对派等等,所有人在这一点上都是高度地一致,而对于此表示异见者几乎会毫无例外地受到排挤、打压、鄙视,因为财产是国家的,不承认就是丢弃财产,那就是有罪就是卖国。

这就是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用一句话说,就是要守住祖先的财产的领土和领海,然后在有机会的时候扩大它,给祖宗后代长脸。尽管国际上将中国人心中的领海概念当作公海,但是中国人不敢打破这个概念,因为丢了国家领土和领海,就是败家子卖国贼。祖先遗产和国际秩序之间,只要不是被打得头破血流,那就一定要以祖先为大。

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是如何与国际秩序发生冲突的呢?美国强调公海的自由航行权反对中国对南中国海声称主权,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多次表示过:这个海域是公海(即不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它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航道,涉及数万亿的贸易往来,自由航海权不能失去。同时强调国际贸易规则不能由中国来规定,实际上中国将大片海域归于自身名下等于是阻止自由贸易秩序,因为如果是某个国家的领海,该国可以设置税收关卡,甚至不允许通商,这也等于是设置完全不同的国际贸易秩序。历史上东罗马灭亡后,东西贸易往来被迫中断,西欧在不得已中开始通过远洋航海技术抵达印度以便与印度继续进行商贸往来,所以那时谁的海上力量最强谁就是霸主。然而,无论是谁作霸主,都不会对海洋声称主权,都会将海洋当作公海。说到底,这才是今天的国际贸易秩序的基础。如果一个单一国家控制海运要塞,那就相当于当年奥斯曼帝国控制亚欧通道,迫使欧洲费劲一个世纪打开海洋贸易通道,这是各国均无法接受的。

从本质上说,中国的"爱国主义"体现的是一种传统上封闭的族裔利益观,认为自己的族裔必须优先于任何公共秩序,同时认为族裔的财产即使丢失了,也不能承认是其它族裔或公共的,这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道德观,也是强加于每个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更是"一致对外"的核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